可以说“身披美国品牌,由德国主导研发”,即是技术含量和车辆性能的一种保证,又是科鲁兹吸引消费者的重要卖点,看过广告片的男士们,肯定和我一样对驾驶这款车充满期待。开车走不了多远,就能发现科鲁兹的特别之处:它可以和以往的各款国产雪佛兰车型彻底区分开来,其车身的坚固性和整体感以及底盘的稳定性都表现出德国调校的风范。而与大众等标准德系车相比,科鲁兹又有所不同。悬挂有韧劲,但没有那么紧绷,行驶在坑洼路面仍然有着较好的减震舒适性。
方向盘回转圈数只有2.75圈,操作力度挺柔和,转向响应又比较直接,遇到弯道,手上轻轻一转,车就很情愿地遵从着指令入弯,车身的侧倾程度总比你预料的要小。平时开科鲁兹,不会像驾驶标准德系车那样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与体能。你可以很悠闲地开,同时又能体会到比同级日系车更高档的行驶质感。
操控性测试验证了驾驶的感觉。厂家强调的,悬挂系统上特别的防倾设计很起作用,悬挂的良好支撑作用提高了过弯极限,尽管原配轮胎抓地力平平,但转向不足仍然来得比较晚,绕桩中突破极限后科鲁兹表现出轻微转向过度,控制比较容易,测试成绩在同级车中属于上乘水平。显然,调校得宜的后桥扭力梁式悬挂并没有不和谐之处。
激烈驾驶中表现的主要问题是方向盘偏轻,传递的路感不够清晰,降低了人车沟通,试车手需要凭经验摸索一下,才能准确掌握适宜的转向幅度。高速变线进一步体现出底盘的优良稳定性和悬挂充分的侧向支撑力度,漂亮的操控测试成绩表明科鲁兹拥有优秀的主动安全性。但要在这款车上寻找驾驶乐趣的人却不能如愿。只看性能参数,应用了可变气门正时和可变进气歧管技术的1.8升发动机有着令人称赞的动力指标,但实际驾驶中却很难兑现。
电子油门的响应明显迟缓,所配的6速自动变速箱,更是“以牺牲动力换取节油”为指导思想的产物。虽然厂家没有提供齿比资料,但凭借每挡之间至少千余转的转速落差,6挡时速100公里转速还不到1700转/分,就能知道齿比设定的稀疏。由于发动机总在动力输出较弱的低转速段工作,自动变速箱也特别不情愿降挡;每次加速,动力的释放总要慢上一拍,起步时更是欠缺干脆。
就我个人而言,只有在高速公路巡航,才能体会到省油的效果;而到了走走停停的路况,科鲁兹的慢性子明显增加了我踩油门的时间,不仅节约不了,开得还不爽快;或许总是慢条斯理的人会认可这种设定吧。客观而言,科鲁兹1.8 AT车型的动力也完全可以满足家庭车用户的需要。但就像之前所说的,欣赏科鲁兹的人中很大一部分是年轻男士。
一辆外形这么有劲头的车,动力却不如预期般充沛肯定是个缺憾。显然要让广告片中的动感风采成为事实,科鲁兹系列还需要增加一款发动机动力更强,调校不那么保守的车型。 对于正在物色家庭用紧凑型轿车的人,目前推出的科鲁兹则十分适合,宽敞的空间、具有德国车特点的行驶质感和舒适度、出色的操控、良好的安全性、恰当的价位等等,各方面均衡的表现不正是人们需要的吗?!从这一点上看,科鲁兹已经是成功者了。
如何在保持成本优势的同时,提升品牌溢价能力与服务体验,将是零跑从“技术先锋”迈向“主流品牌”的关键跨越。
比亚迪海狮 07 DM - i 这款备受瞩目的全新中大型 SUV 即将在5月8日正式上市,那就让我们一起提前来了解一下这款车的魅力所在。
之前雷总说过,说YU7应该在今年6、7月上市,离现在最近的大规模车展,应该就是粤港澳大湾区车展了,地点在深圳。要知道,华子和迪子的总部都是在深圳哦,如果真选择在这次的车展亮相,那真是纯纯的贴脸开大了,你们觉得咱们军儿干得出这事吗?不管怎么说吧,雷总、化哥,咱上点心吧,真的是“火”烧眉毛了。说到“火”,那咱今儿就聊聊小米YU7,为什么这么“火”,YU7到底有啥昂,非得等着YU7。
五一大家都放假了,就你长城拉着自己老板做直播啊,还给我们魏总放第三排了,你们是真能“坑”自己老板啊!之前高山预售的时候,穆峰总就说,长城打死也不做增程。这回魏总也表态了:我们长城就没有规划增程这个技术,我们所有的动力都是混联技术。不知道你们会不会觉得魏总固执,要知道一台增程器成本也就几千块钱!
当下,电动汽车那可是占据着媒体头条,仿佛大家都觉得,通往更清洁未来的路就只有全面电动化这一条道了。但真的是这样吗?全球最畅销品牌、在混合动力技术方面长期领军的丰田汽车公司,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